注塑模具设计
总培训周期:4个月
学时不限
学会为止
精英
师资
一流
设施
就业
保障
行业
标杆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注塑模具设计
培训周期:4个月
培训对象:初高中以上、大中专毕业生、工厂普工均可报名
培训目标:通过不同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充分 运用CAD类软件(UG、autocad)完成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和不同类型的模具结构进行技术研讨、分析评审、综合设计(能独立设计中等难度注塑模具)等项目任务
就业岗位:模具设计师、助理设计师、项目工程师、绘图员
01
UG软件应用
培训目标:
掌握UG软件的基础应用功能,把实体和曲面的建构及编辑通过建模的形式予以应用,再把装配阶段的自顶向下建模、自底向上建模融合在一起,便于下一步调用模具标准件的操作管理;把工程图的产生、放置、修改、标注功能快速使用;模具工程图的视角。
主要技能点:
1. UG草图 曲线 实体建模
2. 曲面建模
3. 装配建模
4. 工程图
02
注塑模具理论概述
了解常用塑料特性及性能 ,对产品设计的合理性有新的认知,熟悉注射机的选用以及制品成型工艺的条件,知晓模具几大系统组成。
1. 常用塑料特性及性能
2. 塑料制品的设计一般原则
3. 注塑成型工艺条件
4. 注射机的选用
5. 注塑模的分类、基本组成、成型零件
6. 模具设计评审
03
模具的制造加工
能对模具的加工制造的装备及性能、模具的加工工艺、刀具的常用加工深度、抛光、装配等有一定的了解;认识注塑模具常用钢材及性能和选用模具钢材依据。
1. 常用模具加工设备及性能
2. 模具常用加工制造工艺流程
3. 模具钢材的选用
04
注塑模成型零件设计
培训目标1:UG分模
UG分模,不仅要学会3D分模的流程和原理,同时要学会应对未来工作中会遇到的高复杂分型面产品的画法。
1. 拔模处理
2. 片体分模和实体分模的结合
3. 枕位面、碰穿面与插穿面的处理
4. 分型面的优化
培训目标2:UG强化分模
确定分型线、并设计相应合理的分型面;依据客户提供的信息,对模具进行排位并设计合理且标准的模仁尺寸。
1. 镶件的拆分和挂台的设计
2. 模仁的长宽高定制
3. 封胶面、分型面的处理及优化
4. 排位
05
模架类型
能根据模仁大小和进胶方式定制合适的模架。
1. 三种标准型模架之间的区别
2. 每种型号内部之间区别
3. 如何根据进胶方式与开模次数选择模架
简化型细水口模架
细水口模架
大水口模架
06
注塑模的浇注系统
了解浇注系统的组成、设计原则,不同浇口适用于场合。
1. 主流道、分流道、冷料井、浇口
2. 直接浇口、侧浇口、薄片浇口
3. 潜伏式浇口
4. 针点浇口
5. 细水口转大水口
07
注塑模的脱模系统
模具打开时,制品必须留在有脱模系统的半模上;防止制品在推出时变形或损坏;结构合理,工作稳定可靠;位置和行程合理,推出安全,制品可自由落下。
1. 脱模系统不同的动力来源
2. 常用的顶出方式及使用场合
3. 推杆位置、大小、数量设计的一般原则
4. 复位零件及先复位机构
08
注塑模的温度控制系统
注塑成型时,大部分塑料是200°C左右的融料注入模腔内,固化后模温降到60°C左右时取出制品,这个温差控制不好,会影响融料填充,制品翘曲変形。 1. 模温过低:会填充不足,制品强度差,表面皮纹,出现熔接线。 2. 模温过高:翘曲变形,成型周期长,制品更大的收缩。 3. 模温不均匀:尺寸不穏定,弯曲变形,脱模不良。
1. 认识模具温度对制品精度和注塑成型周期的影响
2. 常用的冷却方式及使用场合
3. 模具的加热。
09
注塑模的排气系统
在模具注射中,如果不能完全顺利的排除内部气体,制品可能可能会出现填充不足、压缩空气灼伤、制品内应力很高、表面流线或熔合线等现象。
1. 首先了解模具中气体的来源,判断最容易困气的位置
2. 常用的排气方式:分型面排气、镶件排气、顶针排气、模架排气、流道排气、透气钢排气
3. 溢边值、一级和二级排气槽
10
注塑模结构件
结构零件是指模架和用于安装、定位、导向以及成型时完成各种动作的零件。
1. 浇口套的设计
2. 支撑柱大小、位置、数量、高度
3. 弹簧颜色选用、直径大小、预压和行程、数量
4. 限位钉的大小、数量和装配方式
5. 顶棍孔的位置、大小和数量
6. 限位柱的选用
7. 定距分型机构的选用
8. 模具中其他常用结构件的设计
11
二板模的设计
二板模是进胶方式采用大水口的模具,如侧浇口、扇形浇口、潜伏式浇口、牛角式浇口、直接浇口等均可采用二板模的模坯,由定模和定模部分组成,优点是模具结构简单可靠,缺点是塑料连同流道凝料在一起(潜伏式、牛角式除外),从同一分型中取出,需人工切除。
1. 熟练整合使用模具的几大系统
2. 强化注塑模的成型零件、结构零件的设计
3. 对开模、顶出、复位、合模整个运动动作进行手动仿真
12
三板模的设计
三板模是进胶方式采用针点浇口的模具,桶形、盒形、壳形制品均可采用点进浇,优点是进胶位置灵活,有利于自动化生产;缺点是模架结构相对复杂,模具结构可靠性不及二板模,浇注系统凝料较长,注射压力损失大,故不适合流动性差的塑料成型和大型制品的成型。
1. 开模、合模顺序、开模距离计算
2. 开闭器和定距分型机构的使用
3. 导柱长度、强度的校核
13
热流道模具
通过热道板、热射嘴及其温度控制系统,来有效控制注塑模具中从注射机的喷嘴处到模具型腔之间的塑料流动,使模具在成型时能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加快模具的生产速度,降低生成本,制造出尺寸大、结构复杂、精度高的塑料制品。
14
先抽芯系统结构
模具镶件上局部胶位较多、较深时,注塑完成后,产品对镶件有非常大的包紧力,导致开模时,产品较深的区域牢牢地包住模具,增加模具顶出难度,产生顶白甚至顶穿,撕烂产品,无法正常生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把模具上胶位较多、较深的这一块,做成单独的一个活动镶件,在开模或顶出前,把这一块先抽掉。
1. 前模先抽芯
2. 后模先抽芯
3. 两次先抽芯
15
顶出和复位系列结构
顶出是为了防止产品变形,让产品能顺利地从模具中拿出来。复位的目的是让模具回到初始状态,准备下一次生产。在动作较多的模具结构上,无论是顶出还是复位,往往有先后顺序要求,因此,便产生了不同的顶出或复位机构
1. 推板顶出
2. 油缸顶出
3. 两次顶出
4. 一次顶两次退
5. 强制拉回和先复位机构、微动开关
16
滑块侧向抽芯系列机构
制品上存在与开模方向不一致的凹凸结构或者存在不能有脱模斜度的外侧面均需要侧向抽芯机构。根据机构的动力来源不同,可分为机动抽芯、液压抽芯、手动抽芯。
1. 后模(斜)滑块、隧道滑块
2. 前模滑块
3. 内滑块
4. 前模斜弹
5. 内缩芯
6. 斜抽芯
7. 滑块上做(滑块或顶出又或斜顶)
17
斜顶侧向抽芯系列结构
常用于制品内侧面存在凹槽或凸起结构,强行推出会损坏制品的场合。它是将侧向凹凸部位的成型镶件固定在推杆板上,在推出的过程中,此镶件作斜向运动,斜向运动分解成一个垂直运动和一个侧向运动,其中的侧向运动即实现侧向抽芯。
1. 后模斜顶
2. 前模斜顶
3. 摆杆机构
4. 延时斜顶、加速斜顶
5. 斜顶上顶出
6. 斜顶上走运水
18
螺纹模
在注塑完成后,在模内使螺纹芯子旋转与产品脱离,达到自动脱模的目的。从模具结构上来讲这种做法比其他做法要复杂一些,但对大批量生产来说,旋转脱螺纹的产品质量较好,生产效率高,总体成本较低。
1. 油缸+齿条
2. 马达+链轮
19
圆弧抽芯机构
轴旋转式圆弧抽芯是指在产品圆弧的中心点处设计一旋转轴,圆弧芯子以此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该种结构可以用油缸直接拉动脱模,也可以用齿条驱动脱模。
1. 轴旋转式圆弧抽芯
2. 开连杆带动式圆弧抽芯
20
模具开模可行性分析
DFM又叫开模前期检讨,又叫打合。整个检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满足客户对于产品需求的技术谈判的过程,很大程度体现了一个公司的技术底蕴及公司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其结果直接关系到模具的质量和成本。好的谈判结果不仅为公司节约了成本,并提高模具质量,而且同时能够帮助客户降低成本。这是一个双赢的工作。
1. 进胶方式和位置
2. 产品分型线确认
3. 镶件位置
4. 产品表面处理方式
5. 拔模的优化
6. 产品顶出及刻字要求
7. 肉厚分析
21
模具工程图
模具工程图是指装配图与零件图,零件图主要是指零件的具体形状和位置尺寸。模具装配图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反映模具的基本构造,表达零件之间的相互装配关系,包括位置关系和配合关系。
1. 视图放置与剖切
2. 尺寸标注
3. BOM表、技术要求、标题栏
模具好不好,试一下就知道了
♔
责任承诺
本培训中心面向社会大众开设数控、模具技能加工培训班,本着责任教学的原则,对于每一个来培训学习的客户给予精心专业的指导。无论您是零基础还是想要提升技能,我们都将通过专业训练把您培养成一名高素质高技能的精英型技能人才。灵活授课,改变传统,注重实际。请您相信自己,相信我们,好的技术真的可以改变命运,期待您的到来!!!
培训实力保证,行业高峰水准
分阶段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设计,
精准指导,进步看得见
技术改变命运,从您联系我们开始
扫描上方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